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内二科。
      北京大学规范化、个体化内科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相关转化研究。现有病床36张,医护人员30名。10名医生中高级职称医师6名,中级职称医师3名,初级职称医师1名,几乎所有医生均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国内外博士后研究经历。护士队伍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本科及以上学历8名。共同组成一支高素质、高学历、具有丰富临床和研究经验、充满蓬勃朝气和积极进取的医护团队,医教研综合实力达国内一流水平。科室特色包括: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该科自建院以来,在刘叙仪教授和王洁教授两任科主任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将国际最新临床试验及转化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制定和优化晚期内一科多次荣获医院医疗质量一等奖。
      多学科综合治疗:2004年底该院胸部联合攻关课题的资助;培养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复合人才和队伍。而这一切的最大和最终受益者正是我们的患者。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将不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接轨国际:胸部内一科承担数十项国际大型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包括最新的分子靶向和化疗治疗研究,接轨国际先进水平,使部分患者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潜在的最有前景、最前沿的药物及治疗模式。
      创新技术:积极开展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透壁穿刺活检及内科胸腔镜诊断和治疗等新技术,拓展了组织/外周血 EGFR、KRAS突变、C-MET扩增、EML4-ALK融合基因等多基因检测的分子平台,使组织标本获取困难患者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EGFR等基因变异的动态监测成为可能,更精准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学术前沿:胸部杂志J. Clin. Oncol, 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成功申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数十项科研基金,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
      人才培养与成果:胸部内科基础、临床诊疗规范、国内外研究前沿进展及国际热点问题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研讨会。2011年10月,科主任王洁教授因在基因分型个体化靶向治疗诊治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及“北京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基金。同年被授予北京大学医学部“女教职工之星”称号。研究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
      团队凝聚力和文化建设:从临床一线,到临床试验,到转化研究,再到临床实践,本着为患者精诚服务的宗旨,团队成员精诚协作,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奋进,正行进在将胸部界崭露头角。王洁团队将继续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潜心临床和转化研究,不断更新知识,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坚持创新发展,“个体化”的治病救人。
      胸部内科是北医系统最早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在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提高医护质量的同时,重视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每月一次的患者宣传日、公休座谈会以及星语心愿等活动赢得了众多的患者和家属好评,为患者营造一个可以信赖、依托的温馨港湾。
      总之,胸部患者同行于抗癌征程。
      北京大学多学科联合会诊,为患者提供最具权威、便捷合理的综合诊治安排。
      胸部内二科形成了高学历高素质、以患者为中心、积极进取的医疗团队,训练有素、敬业有爱心的护理团队,全科医护人员30人,医师中具有博士学历者占70%。
      科室主任方健,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自1989年从事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
      聂鋆副主任医师,主要重点研究方向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AACR会员、CSCO会员。
      科室目前承担多项国际、国内临床研究项目,包括新型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内二科门诊可提供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