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成立30多年,是北京市卫生局重点扶植学科,共获得部市级科研成果十六项,是国内外负有盛名的科室、博士授予点。现有医师12名、技护师3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高年主治医师4名,9人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
      1982年,在国内首先开展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穿刺抽液、超声引导穿刺肿瘤内注药局部治疗;继而开展肺穿、肾穿、术中定位等新技术,至今已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过15000例。1999年,最早在国内开展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灭活率及患者生存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在国内最先开始应用超声造影剂进行肝脏、胰腺、脾、肾、胆囊、盆腔、乳腺及甲状腺等器官病变的诊断,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和鉴别诊断率,检查人数超过1000例。首先提出中国人肝脏疾病超声造影诊断标准以及在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进行常规病人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腹水、心包积液的穿刺抽液以及向肿瘤内注射药物,追踪评价疗效;另外,还承担下病房为术后或危重病人做床旁超声检查,进行手术中肿瘤的定位,协助外科探查深部或微小肿瘤的情况等工作。
      北京肿瘤医院超声科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进修医生学习,带动提高基层超声医生的专业水平。另外,每年举办一次超声新技术国际研讨会及学习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增强了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至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 承担多项科研工作,其中“早期诊断及规范化射频消融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